崔健处女作讲爱情故事 《蓝色骨头》有“腔调”

\n

崔健处女作讲爱情故事 《蓝色骨头》有“腔调”

\n \n
\n\n\n\n\n
\"\"   
\n崔健《蓝色骨头》剧照
\r\n 
\r\n    素有中国摇滚教父之称的崔健,沉寂多年后再次发威,只不过这次带来的不是专辑,而是精心打磨的电影长篇处女作《蓝色骨头》。该片日前在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闭幕展映,前往捧场的管虎直言被电影中生命的张扬打动。此外,还有不少观众坦言该片打上了崔氏烙印,就像其身上的摇滚标签一样,老崔玩电影一出手就玩性格路线,把住了当下电影市场年轻观众的脉门。但所传达的精神内核还是老崔式的,有态度,有想法,有腔调。
\n
\n
\"\"
\n《蓝色骨头》受到广泛关注
\r\n 
\n崔健电影处女作“给你一点颜色看看”
\n
\r\n    作为崔健转战影坛执导的首部剧情长片,电影《蓝色骨头》在创作之初便受到广泛关注《蓝色骨头》在叙事层面颇为大胆,颇有“给你一点颜色看看”的野心。影片用穿插叙事的方式,讲述了一个家庭的两代人,在各自年代追逐生存与爱情的故事。由于他给的颜色足够灿烂,让看过成片的管虎直言崔健第一次当导演“胆子很大”,影片在三个时空来回穿插,“格局不大,但体量很大”,更可贵的是“心里那口气一直顶到底”。崔健则自谦非 “专业人士”,希望用激情和故事来弥补。
\n
\r\n    据崔健回忆,从最初故事的灵感萌芽,到前期的筹备,再到最终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,花费很多心血。崔健一直特有的人文情怀和犀利表达方式在电影中得以延续。片中不仅加入了不少对人性的反思、对梦想的阐释等情节,还凝聚了老崔十年来对现实的思考,耐人寻味。在技术层面,金牌摄影指导杜可风的加盟使该片在画面上也十分讲究。正如台词“我的骨头是蓝的”所说,看来老崔这次铁了心要给观众一点颜色看看。
\n
\n
\"\"
\n《蓝色骨头》风格特立独行
\r\n 
\n《蓝色骨头》特立独行有腔调
\n
\r\n    区别于早年与张元合作的《北京杂种》,也不同于玩票性质的《我的兄弟姐妹》,更不同于他曾经试水电影圈的短片《修复处女膜年代》,《蓝色骨头》作为崔健首部独立执导的故事片,势必会更加追求对主题的深度挖掘以及对故事的掌控,力图在影片全方位、无死角打上专属于“崔健”的烙印。
\n
\r\n    正如崔健一如既往在音乐作品中所讴歌、所批判的,影片传达了对特定时代的记忆与表达,对生命与死亡、青春与迷惘的毫不避讳的大胆追求,使得《蓝色骨头》展现出不同于院线其它作品的一种“特立独行”的个性姿态,让人一望便知:这是“老崔”的作品,而“老崔”还是那个“老崔”!
\n
\r\n    虽然不是科班出身,但不按套路出牌或许是目前电影市场最奇缺的,正如管虎所说:“戈达尔也没有专业的电影训练,可能和正常电影反着来,甚至‘胡来’,却创造出新的电影语言。我特别喜欢片中父亲脱光所有衣服跳入长江水中的段落,我觉得影片不是写一段历史和三四十年代的体验,而是一种生命体验,生命在于张扬,哪怕灿烂过就完了。”而姜文的评价则更为直接:“老崔应该多拍电影!”
\n
\r\n     据悉,崔健本人也会在影片中有希区柯克式的神秘露脸,这给本片更增添了几分悬念。 
\n\n\n
\n\n\n分享到:\n
\n\n
\n
\n
\n

相关资讯